医院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工作 > 医院工作

中国便秘日|别让便秘"堵"住健康——怒江州中医医院肛肠科教您科学应对

2025-03-28 10:27 发布人:小编 浏览:

  便秘看似是“小问题”,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长期忽视甚至可能诱发痔疮、肛裂、肠梗阻等严重疾病。每年3月28日是中国便秘日,怒江州中医医院肛肠科精心整理了便秘的成因、危害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科学应对方法,帮助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便秘困扰。

  一、便秘不是“小毛病”,危害远超想象

  很多人认为便秘只是“偶尔排便困难”,殊不知,若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费力、粪便干硬或排便不尽感持续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便秘。长期便秘的危害不容小觑:

  1.肠道健康受损:粪便长时间滞留肠道,毒素反复吸收,可能增加肠道炎症甚至肿瘤风险;

  2.肛门疾病高发:用力排便易导致痔疮、肛裂、直肠脱垂;

  3.全身性影响:腹胀、食欲不振、口臭、皮肤暗沉,甚至引发焦虑、失眠等问题;

  4.特殊人群风险更高:老年人可能因用力排便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孕妇便秘则可能影响胎儿健康。

  二、中医视角看便秘:根源在“脾胃”与“气血”

  中医认为,便秘的成因与脾胃功能失调、气血不足、肠道失润密切相关。根据体质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热秘:常见于爱吃辛辣、熬夜人群,表现为大便干硬如羊粪、口臭、面红;

  2.气秘:因情绪压力大、久坐少动导致气机郁滞,表现为腹胀、排便不畅;

  3.虚秘:年老体弱、产后女性多见,因气血不足导致排便无力,便后疲乏;

  4.冷秘:阳虚体质者易出现,大便艰涩、四肢发冷、腰膝酸软。

  (为了方便理解便秘的分型,我们可以把肠道想象成一条河道,粪便就像小船。热秘像小河里的水被晒干,船搁了浅;气秘是河道有淤泥,船行不畅;虚秘是船夫没力气,船行缓慢;冷秘就是河水结冰,船无法前行。)

  针对不同证型,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通补结合来恢复肠道动力。

  三、防胜于治: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是关键

  1.饮食建议:吃对食物,肠道更通畅

  (1)膳食纤维是核心: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推荐燕麦、糙米、红薯、芹菜、火龙果、西梅;

  (2)多喝水:晨起空腹一杯温水,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

  (3)少碰“便秘帮凶”:辛辣、油炸、高糖食物会加重肠道燥热,酒精、浓茶、咖啡需适量;巧用中医食疗方:

  热秘:蜂蜜水+梨汁;

  虚秘:黑芝麻糊+核桃仁;

  气秘:陈皮玫瑰花茶。

  2.生活习惯:动起来,肠道才能“动起来”

  (1)定时排便:晨起或餐后1小时内是“排便黄金期”,养成规律如厕习惯;

  (2)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推荐散步、八段锦、太极拳;

  (3)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肚脐周围,每日10分钟;

  (4)情绪调节:焦虑、抑郁会抑制肠道蠕动,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压力。

  四、顽固便秘别硬扛,科学治疗有良方

  若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后仍无法改善,请及时到肛肠专科就诊。怒江州中医医院肛肠科结合现代技术与中医特色疗法,为患者提供精准诊疗:

  1.精准评估:通过肛门直肠测压检测肠道动力和肛门括约肌功能,明确便秘类型;

  2.生物反馈治疗:针对盆底肌协调障碍患者,通过可视化训练纠正排便姿势;

  3.脉冲磁刺激仪:无痛无创激活盆底神经,增强肠道蠕动;

  (上图为肛门直肠测压仪)

  (上图为脉冲磁刺激仪)

  (上图为生物反馈仪)

  4.中医特色疗法:

  (1)中医康复治疗:艾灸、穴位贴敷温通经络;

  (2)口服中药:根据体质开具润肠通便、益气养血方剂(如麻子仁丸、黄芪汤);

  (3)八髎穴针刺+腹针:刺激腰骶部八髎穴调节盆底功能,配合腹部穴位针刺促进肠蠕动。

  五、温馨提示:这些情况需立即就医

  1.便秘突然加重,伴随腹痛、呕吐、便血;

  2.排便习惯改变(如由便秘转为腹泻);

  3.体重不明原因下降;

  4.有肠癌家族史或年龄超过50岁。怒江州中医医院肛肠科始终秉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帮助数千名患者摆脱便秘困扰。如果您或家人正受此困扰,请及时到专科门诊就诊,切勿自行滥用泻药或轻信偏方!健康肠道,从今日开始。愿每一位朋友都能“便”得轻松,活得舒畅!

  怒江州中医医院肛肠科咨询电话:08863051908(座机)       15812258707(钟山国)

扫一扫,关注怒江州中医医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