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药文化

肺结节调治的另一种选择——中医膏方

2024-12-25 09:27 发布人:小编 浏览:

  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及胸部CT检查的广泛应用,肺结节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三年疫情后有很多人进行胸部 CT检查时,会发现肺部有结节状阴影。不少民众为之困扰,寻求治疗。

  肺结节的治疗上,中西医各有优势及侧重。西医治疗肺结节的观点是小于5mm的定期检查,观察其生长速度和大小结构变化,而大于5mm的则根据检查结果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而中医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治疗未达到手术标准的肺结节有优势,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膏方、中药透皮给药,配合穴位贴敷、艾灸、针刺治疗等。其中,中医膏方服用方便、针对性强、疗效持久,不失为肺结节患者长期综合调治的一种良好选择。

  一、中医对肺结节的认识

  在中医学中并无肺结节的明确病名,据其临床特征及表现,肺结节被归属于“肺积、窠囊、肺疽、痰核、肺痹”等范畴。其发病因素分为内、外因:内因为劳逸失度、情志内伤、饮食失宜、禀赋不足、 后天失养;外因为烟毒雾霾及六淫之邪。

  肺结节的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且与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相关——各种原因(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劳倦、情志内伤、久病等)导致正气亏虚,气不行血则形成血瘀,气不行水则聚生痰湿,痰瘀胶结凝滞于肺络,日久则在肺部薄弱处停聚形成肺结节。

  中医将肺结节分为痰饮阻肺证、痰热郁肺证、气滞痰凝证、痰瘀互结证、肺脾气虚证、肺阴亏虚证。针对痰饮阻肺证,治以化痰逐饮;针对痰热郁肺证,治以清热化痰;针对气滞痰凝证,治以理气化痰;针对痰瘀互结证,治以化痰消瘀;针对肺脾气虚证,治以补益肺脾;针对肺阴亏虚证,治以滋阴润肺。

  二、什么是中医膏方?其有何优势?

  膏方又称为膏滋,是中医药学中的传统剂型之一,它是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浓缩后加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类物质以及冰糖、蜂蜜、甜味剂木糖醇、黄酒等辅料制作而成的半固体状黏稠剂型。

  膏方用于防病、治病历史悠久,功效确切,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具有服用方便、口感宜人、作用温和持久、一人一方,针对性强、治养结合、综合调理等优势,对于正气亏虚、痰湿瘀结证属本虚标实的慢性肺系疾病能够补虚祛实,具有良好的调治作用,故对需要长期调治的肺结节患者尤为适宜。

  膏方适用于处于CT随访阶段的肺结节患者,因其无典型症状,故可从体质入手,针对患者阴阳气血失衡进行辨体施膏;对于早期肺结节中病机属于正虚邪聚、本虚标实者,可辨证论治,予扶正祛邪的膏方进行调理;对于肺结节术后的患者,亦可以采用膏方固本培元,以防复发。

  冬季是收藏进补的好时节,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多易感受外邪引发宿疾加重病情,此时若用膏方来调治,可培补正气,抵御外邪。

  三、哪类人群适宜服用中医膏方?

  中医膏方的适用人群:慢性疾病患者、体质虚弱者、亚健康状态。中医膏方的禁用人群:疾病急性期、脾胃虚弱者、孕妇及婴幼儿。

  注意:普通民众在就医时,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膏方,以免发生邪气留恋、壅滞脾胃、病情加重的情况。

  四、中医膏方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服用方法:从小剂量开始,空腹服用,一次1-2勺,一日1-2次,可根据个体情况逐渐增量。若空腹服用后出现胃肠不适,可改为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服用膏方期间,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膏方的吸收和药效。同时,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若出现身体不适、病情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膏方。

  小贴士: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膏方对于肺结节的治疗主要起辅助作用,对于怀疑为恶性的肺结节患者,必须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如胸部CT增强扫描、病理活检等)进行明确诊断和综合治疗。

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关注怒江州中医医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