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药文化

一颗核桃10味药,每天吃3颗,血管变年轻,三高也降了!

2020-07-06 17:16 发布人:杨从珍 浏览:

   核桃是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既能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制作糕点等。味美、营养价值高,有着“长寿果”的美誉。

  因其形状似脑仁,故首先想到的功效就是“补脑”,其实核桃的功效有很多。其含有精氨酸,有助于减少动脉硬化,对防止血栓、调节炎症和控制血压,预防心脏病和控制血糖具有积极意义。

  一颗核桃10味药

  改善血管功能

  核桃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能让血管细胞更加柔软,对保护血管有益。

  研究显示,每天吃15克生核桃仁、生松子和烤花生就有助降低血脂,每周吃112克(平均每天16克,相当于3个核桃)以上的坚果就能降低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风险。

  显效降血压

  核桃有助降压近年来已被研究证实,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吃核桃和核桃油一周后,人们的平均舒张压明显下降。

  降低糖尿病风险

  有系统分析研究显示,吃核桃有利于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特别是女性,每周吃核桃仁超过56克,可以把糖尿病风险降低33%。

  研究显示,和几乎不吃坚果的人相比,每天摄入16克坚果可以让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下降13%。

  长寿、抗衰老

  核桃的抗氧化作用得益于其所含的维生素E。

  自由基会伤害我们体内健康的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力、细胞活性下降,皱纹、色斑也会随之出现。而维生素E是自由基清除剂,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伤害,延长细胞寿命,减缓衰老。 

  润肠通便

  核桃富含油脂、膳食纤维、多酚类物质和植物固醇,可以促进肠道运动,调整肠道菌群,缓解便秘,有益肠道健康。

  有助睡眠

  核桃能使人体分泌的褪黑素增加3倍,有助于改善睡眠。

  健脑补脑

  核桃中的亚油酸、亚麻酸是大脑组织细胞的主要结构脂肪,充足的亚油酸和亚麻酸摄入能帮助提高大脑工作效率。而磷脂对脑神经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多种微量元素也同样有益大脑健康。

  补钙防骨质疏松

  核桃仁中所含的钙、磷、镁、铁等矿物质均可增加骨密度,延缓骨质衰老,对抗骨质疏松。

  辅助治疗胆结石

  核桃仁中所含有的丙酮酸能阻止黏蛋白和钙离子、非结合型胆红素的结合,并能使其溶解、消退和排泄。所以,有胆石症的患者,不妨适当吃些核桃仁来辅助治疗。

  补肾固本

  肾是健康之本,本固则体健,核桃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固本之物。晚9点至12点是肾脏器官最为虚弱的阶段,所以这段时间是进行肾脏调养的关键时期。而通过睡前吃核桃便能很好的起到温肾纳气的效果。

  核桃还能怎么吃

  每天直接吃2-3个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议,坚果每周的摄入量为50-70g,也就是平均一天的摄入量为7-10g左右。换算成带皮的核桃,大约为2-3颗 

  带上褐色表皮吃

  不少人不喜欢吃核桃仁褐色的表皮,觉得吃起来很涩。但其实,核桃很高的抗氧化性,离不开核桃仁表面那层褐色的皮。

  涩味就是具有强抗氧化能力的多酚类的典型味道,而且吃起来涩味越浓,抗氧化性一般就会越强。

  核桃茯苓粥

  用料:核桃仁50克,茯苓2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核桃仁、茯苓研末,与粳米一同煮粥,用食盐与香油调味,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

  核桃还能这么用

  改善睡眠

  建议老人准备几个核桃,每天闲暇时一手捏住核桃,用其表面的棱条用力蹭磨另一侧手的大鱼际,每次10分钟,以局部皮肤微红、感觉发热为宜。若能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有效改善早醒失眠。

  降血压、去实火

  涌泉穴是一个重要的降压穴,所以我们经常去按摩它、去刺激它,就有很好的降火,降血压的功效。

  挑两枚没有尖的、比较圆润又非常结实的的核桃踩在脚底的涌泉穴就行了。

把两个核桃放在这个位置脚底板下,双脚轻轻地踩住,一边轻轻地踩,一边逐渐地施加一点踩的力量,这个力量由轻到重,在我们能适应的范围之内。

  每天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踩5~10分钟,时间不用太长,但是也不要低于五分钟,在这样刺激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地有一些酸胀的感觉,坚持下来就有很好的降压、降火的效果。

  预防手指关节炎

  现在手机、鼠标用得多了,如果不注意保护手部,很容易出现手指关节炎、腱鞘炎、腕管炎等问题。拿两个核桃做做手戏双珠的这个动作就能很好的预防和治疗这些情况。

  有助于疏通手部经络,促进手部的气血运行,有助于锻炼双手的指关节,防治鼠标手及指关节炎症。和脚踩核桃一样,不需要额外找时间、等公交、看电视的时候就能用。

左手握两颗核桃,逆时针旋转揉动64次;右手交替顺时针旋转揉动64次;也可以用双手搓揉或者挤压核桃,以手掌微微泛红微热为度。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养生中国,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关注怒江州中医医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