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药文化

​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大寒养生记住这几条就够了!防风御寒,养肾温阳

2024-01-23 14:32 发布人:小编 浏览:

  《二十四节气解》中说:“大者,乃凛冽之极也。”大寒到来,天气冷到极点,人体内的阳气也在预备生发。大寒过后便是立春,在这季节交替日,身体养护十分重要。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此时特别要防寒、暖身、补益。

  1、大寒养生“防五寒”

  大寒仍在“冬三月”里,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要继续做好养藏之道,避寒就温,不忘润燥。

  此外,大寒节气天寒地冻,寒邪侵人,易使人体气血流行不畅,血脉筋脉拘急。

  所以,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保暖也就变得异常重要。

  防肺寒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天最常见的健康问题。

  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进行滋补调理。

  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提到的“神仙粥”就是不错的选择: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即可散风寒。

  除了防肺寒外,大寒期间气候干燥,燥易伤肺,所以我们还要注重润肺燥。

  若肺失津润,宣发与肃降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干咳少痰、唇干口渴的问题就会出现;肺主皮毛,如果肺失去了滋润,还会导致皮肤干燥、毛发干枯、便秘等毛病。

  吃梨,则能起到很好的润肺燥的作用,梨本身就具有润肺清热、养阴生津之效。如果觉得冬天生吃梨太过寒凉,也可以将梨蒸熟后再吃,对燥热咳嗽患者,还有助于帮助缓解咳嗽。

  防腰寒

  到了冬季,肾既要维持应对寒冬所需的足够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冬季养生,贵在养肾。

  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可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具体做法: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早晚各做一次。

  防颈寒

  寒冷天气,尤其是伴有北风的日子里,老年人外出帽子围巾不可少。

  头部: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所在地,当气温处于4℃时,身体60%左右的热量会从头部流失,温度越低,头部损失的热量越大。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布满了血管,而且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

  当头部受到风寒侵袭,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面瘫,甚者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而颈肩部受了风寒后,肌肉容易痉挛疼痛,还会牵扯到背部。

  戴帽子、围巾、穿高领衣服,不但能挡住寒风,给头颈部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健康问题有一定的好处。

  防鼻寒

  拥有一个通透而湿润的鼻子,可以让我们呼吸到更多的氧气,使思路清晰,大脑的反应也更加灵敏;而深长、均匀的呼吸,也有利于情绪的稳定。

  但是天气冷了,鼻炎,鼻子不通气,鼻子发凉……各种问题,总令人呼吸不畅。

  此时,大家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清洁:每天早上用温热的盐水清洗鼻腔,轻轻吸入再擤出,反复数次。

  按摩:没事儿的时候,用手指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感到鼻翼和鼻腔内有热感,效果才好,能促进鼻粘膜的血液循环,通畅经络,提高鼻腔的抗病能力。

  通畅:鼻塞时,我们可以按揉手上的液门穴。掐住液门穴,一紧一松地按压,3分钟。感觉十分酸爽,并且会隐隐感觉到鼻子发痒,鼻腔的空间在扩张,继而鼻腔十分舒爽。

  温润:鼻吸蒸汽。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缓缓吸入,肺“开窍于鼻”蒸汽润鼻也是润肺。

  防脚寒

  “寒从脚起”,大寒时节也更应注意脚部的保暖。方法得当的泡脚不仅可以祛寒,还能有助于温肾阳。

  泡脚不必追求出汗,水温宜在40℃左右,时间宜控制在20-30分钟之内,泡脚时不宜过饱或过饥,水量宜没过脚踝,当感到全身温热即可。

  如果受寒感冒、发冷、流清鼻涕,还可适当选择一些药性温热的艾叶水或是生姜煮水泡脚,有助于祛寒止痛,活血通络,出点汗,好好睡一觉,快速恢复身体状态。

  北方家庭过冬一般会保存一些大葱,可以用干枯的葱叶煮水泡脚,大葱通阳,泡过脚以后暖暖的,非常舒服。

  2、膳食增“辛”通阳气

  大寒时节的气候一般仍以寒冷为主,但此时正值冬末迎春的阶段,天气时寒时暖容易变化,因此是风寒感冒的高发时期,若身体调节能力较差对气候变化一时难以适应,很容易感寒生病。

  所谓药食同源,味辛性温之物能起到通阳祛寒、暖中除湿的效果,若能于膳食中巧妙搭配,既能起到顾护人身正气、驱邪防病的目的,又能顺应阳气初升的趋势,使得人体气机与大自然的阳气协调平衡,为适应即将来临的春天打下基础。

  如生姜入肺、胃、脾诸经,有辛温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对风寒束表兼有胃肠不适症状的感冒效果尤佳;葱外实中空,入肺,又叫“肺之菜”,其味辛、性微温,有宣通上下之阳气、辛温开窍、疏通三焦、发汗解肌的作用,若取其通阳散寒之功,葱白比葱绿部分更胜一筹。

  再如大蒜、香菜、苏叶、花椒等都是味辛性温的药食两用之品,对预防或改善风寒感冒症状均有一定的作用。

  3、大寒吃火锅-暖胃肠

  火锅是冬季烹调的吃法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酷冷严冬,三五知己或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打边炉”,谈笑风生之间品尝舌尖的美味,其乐融融、暖意融融。

  火锅以涮或煮为主要的烹调方法,加工环节少,温度不过高,对食物天然的营养物质破坏少,而且烹调时间短,随涮随吃,能保证吃的时候食物热气腾腾,物汤合一,绝对是冬天温暖胃肠的佳肴美食。

  健康吃火锅强调食材新鲜,搭配多样,营养均衡,力求做到汤清而不油,菜爽而不腻,温食入胃,微微汗出,则郁结可舒,寒湿可除,正是隆冬向初春过渡的应节食谱。

  火锅吃好能养生,但吃法不当也易吃出“火锅病”。吃火锅要注重食物多样,尽量少荤多素,可多选绿色蔬菜、土豆、红薯、豆制品、菌类等,摄入足够的植物纤维有助于胃肠消化,才能保证胃肠通畅有活力。

  火锅汤底及蘸料不宜过多选用过辛、过辣等口味重或刺激性调料,且火锅现煮现吃,刚出锅的滚烫食物需稍稍放凉,否则容易烫伤。

  涮煮肉类时,必须保证煮熟煮透才可食用,以免吃进细菌或寄生虫。长时间涮烫的火锅汤内嘌呤含量很高,不能饮用,海鲜、牛羊肉、菌类、豆制品等均为高嘌呤食物,有痛风病史的朋友注意节制不宜多食。

  此外,应尽量避免“冰火两重天”的饮食方式,一边吃火锅一边喝冷饮,会对消化系统造成极大的刺激,很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

  版权声明

  本文综合自网络,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关注怒江州中医医院
微信公众号!